2008年,由于当时的主导品种“丰香”性状严重退化,长丰草莓的产量和声誉一度受困。“我们意识到要换品种了。”夏世祥说,他带队到全国多地考察,引进“红颜”品种,试种令人满意,果型好、产量高,亩均产值增加约1万元。到2015年,长丰草莓品种基本代换为“红颜”。正是一次次迭代,长丰草莓的金字招牌得以擦亮。
长丰县草莓种植户在大棚内采摘草莓
在长丰县罗塘乡花塘村福临农农业有限公司种苗生产基地,公司负责人苏双飞正向来自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莓农们介绍最新培育的脱毒组培苗。说话间,苏双飞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江苏徐州、四川成都等地客商的订购电话。作为全国草莓种苗供应基地,长丰全县育苗企业年产值已逾4亿元。坚守品质的长丰草莓,以种苗培育销售新业态实现价值延展,一切水到渠成。
品牌永续发展,还需善用创新动力。2018年以来,长丰县每年列支草莓产业提升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引进与推广;由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创建的省级草莓种质资源圃,收集了全球260余个草莓品种,目前已经培育出4个草莓新品种。
巡检机器人时刻关注草莓生长情况,传感器和AI识别系统帮助分析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温度和湿度等数据信息在显示屏上实时可见……李杨村的长丰智慧草莓园正成为科技赋能草莓种植的“样板”。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伟说,他们希望通过搭建草莓标准化管理系统,形成草莓种植的“未来模式”,为品牌持续赋能。
通往长丰县城的主干道上,路牌路灯都有草莓的“倩影”,以草莓休闲体验为主题的半程马拉松跑道已经竣工,草莓乡旅采摘线路也将开通。长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晓虎说:“第三产业的融入不仅攒了人气,添了动能,也让‘长丰草莓’的品牌文化不断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