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道出很多蕴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深入人心、发人深省。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声动新时代》,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那些广为流传的金句中蕴藏的深意,汲取前行力量。
广大科技工作者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2021年5月28日,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三个感叹句,再次发出向科技强国进军的“动员令”。
掷地有声的话语,令全国9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总书记的一席话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再一次心潮澎湃,更深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寄予的厚望!”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时光追溯到九年前。2013年3月4日,北京。
“在党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组,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
有委员回忆当时的情景:“总书记没有说什么大话、空话,他的讲话几乎都是脱稿的,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例子。看得出来,他确实对科技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科技工作者悉心关怀、寄予厚望。
一次表彰会上,他拉着93岁的黄旭华的手,请这位“中国核潜艇之父”坐到自己身旁来,老科学家执意不肯,他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和创新者们面对面互动交流。
2017年起,我国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出席科技界重要会议或致信的方式,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一次次重要深刻的指示……激发起广大科技工作者报效家国、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2名,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7900亿元;而在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第34名、10240亿元。两条上升曲线,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奋斗者”号下潜突破1万米……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就,折射出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面貌。
创新者们,踔厉奋发。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中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